长河,远从大别山脉千沟万壑汇水而下,入长江奔海洋,忆往昔,帆船渔舟承载着两岸百姓生存命脉。后来日久天长河沙堆积,河床抬高,滩涂处处,曾经的航运不再。但岁月淹没不了它遗存的许多史迹。黄泥古镇(安徽省潜山市境内),这一长河边上历史遗存古镇,古时乃一黄泥土质小型山丘,长河沙滩日积月累与小山丘汇集堆积,成为沙洲,从开始有人居住,到后来渐渐变成人口密集集镇。史料记载:黄泥古镇(也称黄泥港)始建于宋末元初,明清较具规模,新中国建国后三街六巷不断得到改造维护修复。
一
某个周末,与安庆知名摄影家聂生俊,知名网络论坛主持人周姜明(网名姜辣)一行至潜山市千年古镇黄泥港采风。黄泥镇党政办主任 镇妇联主席方萍女士成了我们一行人的导游。
一
当踏上古镇老街,脚下那些方条石块所铺路面坑洼不平,这是古往今来千万人行走,马车碾压留下的岁月痕迹。置身古镇,仿佛间穿越回到古镇昔时风光岁月中,而久久流连忘返。老街两旁斑驳的青砖木楼马头墙,象似在向过往行人展示着往昔的峥嵘岁月故事。物事人非,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还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繁华古镇,如今冷静得令人倍感凄凉。
老街上留下的是那些七老八十行走不便的老人,守着这些明清建筑老宅房不愿离去,阴雨天气、寒冷季节,这些老人孤单寂寞地缩身在暗黑的屋内,面无表情地盯着门外发呆,土生土长在古镇,古镇昔日的繁华商业气息如今却突然风光不再,这个落差对老人们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痛。唯有日照暖阳的时节天气,光亮照映进老宅,老人们才感到了时光闪现的生机。三五成群的老人坐在门前拉扯些家常琐事。每当看到行人路过,老人们的脸上显露着笑容,目光直至把你从街头送到人影消失。
古镇街头巷道里的商铺,前店后坊堂屋深深,清砖墙壁中层木楼顶小瓦,长条木板门早开晚闭。这座古老商埠的形成,得益于长河。旧时陆路交通运输不便,大别山区民众赖以生存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购,山区竹木、茶叶、土布外卖创收,都得靠着长河行船水运往来。而古镇黄泥正处潜山、怀宁、太湖三县交界之地,许多货物都在此处上下船舶。久而久之,黄泥港便成了三县货物主要集散之地。有人的地方便有商机,宋末至元代这里刚开始只是开有酒店客栈,供船家吃住,至明清年代,这里便人来渐多,做买做卖的几百家商店林立,这里便成了三县交界处的商业重镇。
二
原本繁华的集镇,历史上难免遭遇战火,这给古镇民众带来了不少的磨难。元末,因朝庭强征暴敛,贪官污吏搜刮民财残害百姓,致天下大乱,到处暴发起义队伍,明太祖朱元璋曾率一支农民起义军至黄泥古镇,在消灭地方元军残余后,驻扎黄泥古镇龙坦村练兵,后赴江南与陈友谅交战。
清朝时期,清军将领彭玉麟、曾国葆率部与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黄泥街的西竺寺、七里岗进行过一昼夜的血战,双方撒走时各有伤亡,此战古镇百姓钱粮受损,房屋毁于战火数十间。
抗日战争时期,驻扎黄泥镇的日军,在三县交界四处“扫荡”,烧杀奸淫抢掠,百姓日常生活物资常被日军抢夺,变成了日军战略物资。后驻地日军遭到新四军、游击队狠狠打击,狼狈逃窜撒离而去。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皖西支队在黄泥镇打了个大胜仗,在攻打国民党反动派黄泥驻军时,解放军的三个连围攻黄泥港仓库。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当场消灭国民党顽军约200人,缴获100余支长短枪支及一挺机枪、弹药30余箱。解救被抓关押百姓100余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古镇民众商家均积极出钱出力支援共产党革命队伍,因而惨遭日军及国民党反动军队疯狂报复,古镇为此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抗敌故事。
三
古镇上老人们回忆道,远的不说,只说近代,黄泥港最兴盛时,是国家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那时相邻的三县百姓生活日用品需往来黄泥古镇集市采购,而黄泥古镇的木材交易特别兴旺,因盖房所需木材,若翻山越岭去大山区采伐,会被林业执法人员没收处罚,甚至有不慎跌落山崖伤命的危险。到黄泥古镇黑河桥购买木材虽贵点,但运输方便且安全。
黄泥古镇的仔猪交易市场那个年代更红火,每天进出人群人山人海。那时,乡下农家过日子,除了面朝泥土背朝天种植田地填饱肚子外,主要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养猪养牛养鸡鸭,养猪是每户农家的首选。养母猪的农户待猪仔养到20来斤左右,喂个饱肚装进竹篓内,或挑或用手推车送去黄泥古镇下街头仔猪交易市场。待看好猪仔,交易双方谈好价后,便用绳子绑住猪仔后腿上秤后付款,这个仔猪交易市场那年月为周边三县居民创造了家庭财富。
黄泥古镇居民自古便以编制竹席为副业。街上老者介绍:黄泥古镇与相邻的王河一带自古至今出产竹席,这里的竹席特点是折叠易带、细薄柔滑、坚韧耐磨,不生虫蛀。竹席选料上以水竹最佳,那些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的竹子一律不用。为防虫蛀,采伐水竹时,都会选在农历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间(民间称不用“菜花竹”)。编一床竹席要通过剖、刮、煮、晒等十几道工序。只有这样精益求精编制出来的竹席才能色泽鲜艳,莹洁润滑,折卷不断。
过去编制竹席,全靠手工,废工废时,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竹席的编制已从古老的“盘腿打坐,五心朝天”的落后手工,变成了现今的破、划、起、杆、撕、刮的机械化生产了。特别是刮篾机和编席机的出现,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更加快了生产数量,提高了品质质量。
因竹席是夏天凉爽的家用必备品,这些年,黄泥古镇及王河一带竹凉席及其他竹制品已远销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等海内外,特别受欢迎。
四
古镇地方虽小,据史料记载:古今却来过帝王将相文人学士,他们在这不仅留下了美好诗篇故事传说,而且还留下了不少的非遗物事。黄泥镇龙坦村走进中央电视台的非遗龙灯,祖辈相传说是与明太祖朱元璋有着密切关联。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前驻军黄泥,与本地百姓结下深厚情谊,一年春节,朱元璋驻军官兵与当地百姓欢度春节,当地百姓为拥戴朱元璋,便扎起龙灯预祝他早日平定天下。公元1368年,朱元璋一统天下,在南京登基建立大明朝,他很怀念在黄泥镇龙坦驻军与当地百姓舞龙灯欢度春节的日子,为感谢黄泥古镇百姓的拥戴,便昭示全国每逢春节大放龙灯,庆祝天下太平。此后,黄泥镇龙坦龙灯得以代代相传至今。
黄泥古镇省级非遗十二月花神舞蹈,是明朝地方文士根据本地风土人情,结合赶集、庙会创编,加以笛子二胡等乐器伴奏而流传至今。
民间有几句顺口溜:“到了黄泥港,粉蒸肉没尝,等于白去跑一趟。” 黄泥港的米粉蒸肉(非遗),其配方佐料独特,在炒米磨粉,选肉切块,混合配料,上锅蒸煮制作工艺上较独特。以至口味独特,被称“黄泥三独粉蒸肉”。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黄泥镇西竺寺、七里岗与清军将领彭玉麟、曾国葆交战一夜至清晨。两军鸣金休战,陈玉成饥肠辘辘,忙令手下一士兵去寻找食物,士兵在街上闻到一股香味,寻至一农舍,见一位中年妇女正从锅灶上取下一黑陶罐粉蒸猪肉,缕缕香气馋得人口水直流,急忙用手拿起一块丢进嘴里。香爽可口,油而不腻。士兵掏钱扔给妇女,端起陶罐急奔军营,献给英王陈玉成。陈玉成品尝后连声叫好,忙邀李秀成一起享用。随后命军中伙房营派人去向那位中年妇女学习制作粉蒸肉技艺。从始,黄泥飘香粉蒸肉四名播四方。
黄泥古镇萝卜赛雪梨,同样种植的白萝卜,为什么黄泥的萝卜比别地方萝卜好吃呢?农技人员解释说是土质不同的原因。黄泥镇河沙地种植出的萝卜皮薄肉质鲜亮,咬上一口水质微甜,肉质清脆。口感比雪梨好,无论是清炒、凉拌还是烧火锅,吃在嘴里特别香甜爽口。
这里的萝卜做腌菜,甜香味美。特别是腌制腐烂后的萝卜,通体晶亮,用碗装上,淋上麻油,再切点土香葱,放在锅内一蒸,香气扑鼻令人口馋,吃后令人回味无穷。
五
黄泥古镇是安徽省目前保存面积最大、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古镇,2019年获批中国第五批传统古村落,在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建筑工艺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保护、研究价值。
黄泥镇党委书记方根旺介绍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镇一些居民因工作或外出发展,居宅老房屋因无人居住和管理,日晒雨淋,年久失修以至部分古建筑已倒塌。
为实施抢救性保护历史文化古镇,黄泥镇党委、镇政府经过向上级党委政府及文旅文物保护部门申请,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落实了一些修复保护资金对古镇加以维护。 为此,黄泥镇党委、政府经过论证研究讨论,决定按照“修旧、饰旧、保旧、如旧”建设理念,通过对空间、历史的梳理,规划将三街六巷核心区的房屋外立面及破旧老房进行整修加固。截至目前,古镇街上已改造危房及整修沿街铺面近40间。
同时,利用老街1800平方米闲置房屋,精心设计打造成“共享客厅”,计划建成古镇老街特色传统非遗美食“黄泥粉蒸肉”作坊及老街茶馆、戏楼、照相馆等为一体的公共空间,运营后,游客可以来体验黄泥粉蒸肉从磨粉到蒸制的全过程。可以边品茶、边欣赏省级非遗“十二月花神”展演,可以身穿古代传统服饰在老街摄影留念,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老街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后面古镇的修复保护将按照规划,围绕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及公共服务的提升,将古镇黄泥打造成一条让人能去追忆、能产生共鸣、能记得住乡愁的古镇老街。(宋海明/文 聂生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