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网——中国实践智库官方融媒矩阵主网站

实践智库

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的理论机理与实现路径

浏览:56次 发布时间:2023-09-26 19:24:30

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其落脚点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然而,数字人才短缺、资金储备不足、技术水平偏低阻碍了企业数字化变革过程。另一方面,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推进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据成为了驱动新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更新换代,我国产业链布局面临重大变革,新的产业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给产业链关联带来深刻影响,而产业链关联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也是应对外部复杂环境的立足之本。因此,如何利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对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的理论机理

(一)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链的模式转换

企业数字化转型融合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尤其是平台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连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数字化转型能够优化关联结构、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和简化业务流程,推动产业链的模式转换。一方面,由于市场化程度低且缺少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传统产业链中企业之间相对孤立、界限分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数字化技术加速信息的储存、扩散与传播,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激发了市场活力,企业分工进一步深化。数据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不仅能够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组装、售后等各环节之间流动,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还可以在供应商、生产商、服务商等各主体之间流动,打通供给端到用户端,取消许多中间环节。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扩大数据要素的交流与分享范围,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全面提升了产业链的沟通效率。

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技术,企业能够了解潜在交易对手的资信水平、产品或服务质量信息,有利于对潜在交易对手进行比较,并进行实时跟踪,即便出现合约未列明的情况,也可根据即时需要而灵活调整交易细节,从而匹配到高质量交易对手,降低企业需要付出的搜寻成本和合约成本。此外,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重构企业的业务活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电子商务实现与企业精准互动,企业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消费者点击、浏览、购买、评论等历史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绘制消费者画像,识别目标消费者及其兴趣,既可以减少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搜寻、获取、匹配成本,又能及时反馈消费者信息和需求,根据消费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和柔性生产,加快企业对产品和技术改进升级的步伐,同时降低了服务活动的交易成本。

(二)数字化转型深化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产业链是产业分工的结果,一般与现有工业体系相匹配。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产业链注入新元素,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产业链进行重组和再造。从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产业链中包含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种体系。其中,垂直分工是基于企业配置方式形成的,由企业内部生产成本所决定。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带动产业集聚,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专业化水平,也推动生产模式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有助于企业摆脱低端锁定陷阱。水平分工是基于市场配置方式形成的,会受到企业外部交易成本的制约。数字化转型能够消除信息壁垒,各种信息得以实时交互,同时拓宽了要素的流动空间,进而有效缓解交易成本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影响。无论是垂直分工还是水平分工的产业链,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需要在内部生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取舍,而数字化转型加快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促使企业具备同时降低上述成本的可能。

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链发生深刻变革,从基于市场竞争形成的“链主”制,能够培育一批主导产业分工的龙头企业,到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注重功能优势组合、资源优化配置的“链长”制,产业链关联关系逐步优化,形成了更具特色和活力的产业链。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资源特征为其承担产业链链长职能提供了基础,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有效对接,放大了国有企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带动供应商和下游行业的发展,形成更加有效的产业链协同机制。另外,国有企业能够带动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而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了信息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间分工、协调能力提升,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和高效协同,既有助于产业链与产业大规模集群融合发展,形成全企业、全场景的数字化规模效应,又有利于整合产业链上各环节资源,推动产业链上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三)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链发生格局性变化,逐步演变为全产业链、全要素全面连接的生产制造和智能服务体系,其重点在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以有效应对产业链竞争,并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稳链、强链、补链”中发挥主力作用。传统的产业分工固化了资源配置过程,而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所在,能够对低端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并将数字化转型深度嵌入企业的组织架构、决策体系和生产流程中,通过科技研发和技术积累不断塑造竞争优势,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有形资产的支撑,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利、技术、软件、数据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尤其是数据要素可以在各种产业之间深度融合,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供必要条件,有助于资源配置优化,为产业链中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全过程赋能。

此外,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是产业链的主要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产业链的创新,信息的交流、传递可以依托平台系统开展,促进了创新流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叠,并打破各个环节的界线,数据和知识要素的溢出和扩散效应会在更多的产业链和企业之间传递,使得企业创新流程能够有效实现快速迭代。与此同时,通过新型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提高了生产性服务要素在产品生产中的嵌入程度,减少搜寻信息、沟通信息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数字化转型还能够改变企业的创新模式,由于消费者可以广泛参与产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加速了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及科研水平提升,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产业链关联关系

1.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由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受到人才短缺、成本偏高、技术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面临“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困境,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和落实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对于人才短缺问题,必须加速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对低端劳动力形成替代效应,同时培育一批既掌握数字化技术又熟悉业务流程的专业人才,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供必要条件。对于成本偏高问题,亟需加大对专利、技术、软件、数据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快数据要素与各种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全过程赋能。对于技术制约问题,要挖掘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将数字化技术深度嵌入企业组织架构、决策体系和生产流程中,通过科技研发和技术积累不断塑造竞争优势,以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2.强化产业链关联关系

随着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的技术联系日益密切,要深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将同一企业中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任务逐渐分离出去,推动产业链条逐步向上下游两端不断延伸,促使生产要素不仅能够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组装等各环节之间流动,还可以在供应商、生产商、服务商等各主体之间流动,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同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关系,全面提升产业链的沟通效率。另一方面,坚持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内与国际市场分工,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活力,可以剥离非核心业务,专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业务,并从国内外引入中间产品进行生产,产业链长度得以延长,产业结构也由简单向复杂化和高端化演变。

(二)数字赋能产业链关联,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

1.数字赋能产业链关联

通过平台化赋能产业链,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优化关联结构、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简化业务流程,促使传统制造业向生产自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转变,加速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形成全产业链、全要素全面连接的生产制造和智能服务体系。另外,必须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放大数据要素在产业链条上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实现创新流程的快速迭代,同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同产业链之间互联互通,完善产业链关联关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稳链、强链、补链”中的主力作用。

2.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不同行业的基础条件、不同企业的技术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重点方向实施差异化政策。第一,大力发展“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产业链环节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延伸,带动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转移的同时促进数据在全国范围内高效传输与共享。第二,综合考虑企业定位、所属行业、股权性质等多种因素,聚焦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缓解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可能风险暴露,同时发挥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鼓励企业之间的良序竞争,以竞争促转型。第三,在不同政策背景下,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方向,灵活调整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加强企业施行数字化转型的决心,促使数字化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实质性融合。

(三)持续提升市场化水平,发挥国企的带动作用

1.持续提升市场化水平

政府需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数据资源流通和交易的相关规章制度,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外部营商环境,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更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重塑企业组织和流程,激发数字经济活力,缓解交易成本上涨压力。此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配置作用,打破行业壁垒,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工厂建设,进一步促进数字化技术与金融、咨询、管理、人力资本等服务要素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利用价值,构建开放、多元的创新生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并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关联的促进作用。

2.发挥国企的带动作用

首先,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资源特征为其承担产业链链长职能提供了基础,借助数字化技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有效对接,放大国有企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带动供应商和下游行业的发展,形成更加有效的产业链协同机制。其次,国有企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既能够推动产业链与产业大规模集群融合发展,形成全企业、全场景的数字化规模效应,又可以整合产业链上各环节资源,促使产业链上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最后,推进国有企业成为产业链链长并融入全球产业网络,加快国有企业与关联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逐步优化产业链关联关系,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更具特色和活力的产业链。(作者:韩爱华)

版权声明:凡标注来源为中国实践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均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实践网”。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底部g1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中实网——中国实践智库官方融媒矩阵主网站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二号院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879602319@qq.com